2023 年 10 月 儿科护理学(二) 自考真题

发布时间:2025-07-14

2023 10 儿科护理学(二) 自考真题

课程代码:030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将其选出。

1 .新生儿可以从母体中获得的抗体是

A lg A

B lg D  C lg M D lg G

2 .儿童体格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是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学龄期 D .青春期

3 .按公式估算 4 岁小儿的身高大约为

A 88cm

B 93cm C 98cm

D 102cm

4 .乳牙出齐的时间是

A 1~ 1.5

B 1~2   C 1.5~2 D 2~2.5

5 .小儿开始能够辨认陌生人的月龄是

A 3 个月

B 4 个月 C 5 个月 D 6 个月

6 7 个月婴儿可添加的辅食是 A .碎肉

B .面条

C .饼干、馒头片

D .软饭

7 .小儿预防接种属于

A .自然主动免疫

B .人工主动免疫 C .自然被动免疫 D .人工被动免疫

8 .水痘患儿禁用的药物是

A .肾上腺皮质激素

B .维生素 C C .笨巴比妥 D .阿昔洛韦

9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自然消退的时间是生后

A 2~3

B 4~5

C 6~7

D 10~ 14

10 .足月新生儿外观特点为

A .毳毛多

B .乳晕清晰 C .耳廓平软 D .足跟光滑

11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首要步骤是

A .清理呼吸道

B .建立呼吸

C .维持正常循环

D .药物治疗

12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服用 VitD 治疗量的持续时间是

A 1 个月

B 2 个月 C 3 个月 D 4 个月

13 .婴儿头罩给氧的氧浓度应维持在

A 30%

B 35% C 45%

D 55%

14 .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是

A .乏力 B .喘憋 C .头痛 D .咳嗽

15 .支气管肺炎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

A .微循环障碍

B .代谢性酸中毒 C .肺动脉高压

D .呼吸性酸中毒

16 .患儿 9 个月,稀水便 3 天,补液后出现低钾症状。每日补钾总量静滴时间不少于

A 4 小时

B 8 小时  C 12 小时 D 16 小时

17 10%葡萄糖 300ml,生理盐水 200ml 1.4%碳酸氢钠 100ml,其混合液的张力是

A 1/2

B 1/3 C 2/3 D .等张

18 .患儿男,1 岁半,腹泻 4 日,稀水样便 1520 /日。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治疗后,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 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钝,患儿可能发生了

A .低钠血症

B .低镁血症 C .低钾血症 D .低氯血症

19 .心脏发育关键时期是胚胎的

A 2~8

B 9~ 12   C 13~ 15 D 16~20

20.患儿男,10 个月,主因发热、咳嗽 2 天,以肺炎收入院。入院第 2 天,突然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发绀。查体: 体温 38℃, 呼吸 70 /分,心率 186 /分,心音低钝,两肺细湿啰音增多,肝肋下 3.5cm。此时最有效的处理措施

A .使用利尿剂

B .间断吸氧

C .清理呼吸道

D .使用洋地黄制剂

21 5 岁小儿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 70g/L,其贫血程度为

A .轻度

B .中度

C .重度

D .极重度

22 10 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面色腊黄,确诊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A .添加辅食

B .口服铁剂

C .补充维生素 B12 和叶酸

D .输血

2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 .水钠潴留

B .高脂血症

C .大量蛋白尿

D .低白蛋白血症

24 2 岁以内可视为生理现象的病理反射是

A .戈登征

B .颈项强直

C .巴宾斯基征 D .霍夫曼征

25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发作时间持续

A 10 分钟以上

B 15 分钟以上 C 20 分钟以上 D 30 分钟以上

26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儿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

A .蛋白含量正常

B .蛋白细胞分离 C .细胞数量增多 D .糖含量增高

27 .患儿男,8 岁,双下肢踝部对称性紫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高出皮肤表面,伴腹痛黑便、关节痛,最可能的 诊断是

A .过敏性紫癜

B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消化道溃疡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8 .导致地方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主要原因是

A .孕母饮食中缺碘

B .孕母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C .甲状腺发育不良

D .合成甲状腺激素所需的酶缺乏

29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脑炎

B .喉炎

C .心肌炎 D .肺炎

30 .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相继出现并同时存在的小儿急性出疹性疾病是

A .水痘

B .麻疹

C .风疹

D .猩红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31 .小儿最常用的口服退热药物是                         

32.适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体重的第                                         个百分位之间者。

33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皮下脂肪减少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34 .急性感染性喉炎以                      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哮喘以                      性呼吸困难

为临床特征。

35 .急性白血病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36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继发于                          感染和皮肤感染。

37 .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是接种                        

38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呼吸循环功能停止,                          或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9 .头围

40 .低出生体重儿

41 .假月经

42 .佝偻病肋骨串珠

43 .骨髓外造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4 .简述小儿运动(动作)发育的一般规律。

45 .简述喉梗阻的分度及各度典型临床症状。

46 .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休息的护理要点。

47 .简述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特点。

48 .简述停用呼吸机的指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9 .患儿男,9 个月,配方乳喂养,近 2 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1520 /日,蛋花汤样便,无脓血。哭时泪少,尿 量减少。以小儿腹泻病收入院。查体: 体温 36.8℃, 精神萎靡,口唇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  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肠鸣音活跃,四肢稍凉,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钠 139mmol/L,血钾 4mmol/L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该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

2)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50 .患儿男,12 岁,主因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就诊,诊断为 I 型糖尿病。作为护士,请为该患儿及家长做饮食 管理指导。


参考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5 DACDD   5-10  DBADA  11-15 ACCDB  16-20 BACAD 21-25 BCACC  26-30 BAAD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31、对乙酰氨基酚

32、第 10 至 90 个百分位之间者

33、腹部

34、吸气;呼气

35、感染

36、上呼吸道

37、卡介苗

38、意识丧失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9 .头围

答:头围是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40 .低出生体重儿

答: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2500g 的新生儿。

41 .假月经

答:假月经是指部分女婴在生后 5 - 7 天,可见阴道流出少量的血液,持续 1 - 3 天后停止,是因母体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中断引起,一般不必处理。

42 .佝偻病肋骨串珠

答:佝偻病肋骨串珠是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的骨骼改变之一。

43 .骨髓外造血

答:骨髓外造血是指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4 .简述小儿运动(动作)发育的一般规律。

答:

  1. 1. 从上到下:小儿先会抬头,然后会坐、立、行等。例如,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 1 - 2 秒,3 个月时抬头较稳,4 个月时抬头很稳;6 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 个月时能坐稳;11 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15 个月时可独自走稳等。

  2. 2. 由近到远: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到肢体远端。如先会抬肩、伸臂,再发展到双手握物,之后是手指取物等精细动作。

  3. 3. 由粗到细:先出现粗大动作,如全身的大幅度活动,之后才学会手的精细动作。比如,先会挥动手臂,然后才会用手指捏取物品。

  4. 4. 由低级到高级:先学会简单的动作,如抓握,再逐渐学会复杂的动作,如写字、绘画等。

  5. 5. 由简单到复杂:动作的发育从单一的动作逐渐发展到多个动作的协调配合。例如,从最初的无意识抓握到有意识地抓取玩具,再到双手配合玩玩具等。

45 .简述喉梗阻的分度及各度典型临床症状。

答:

  1. 1. Ⅰ 度:仅于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吸音及心率无改变。例如,患儿在哭闹、活动时可听到喉部发出的 “呼噜呼噜” 声,但安静时症状不明显,呼吸平稳,心率正常。

  2. 2. Ⅱ 度:安静时亦出现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比如,患儿在安静状态下就有明显的吸气费力,喉部有高调的喉鸣音,医生用听诊器在喉部可听到特殊的传导音,同时心率较正常时增快。

  3. 3. Ⅲ 度:除上述喉梗阻症状外,患儿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发绀,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面部出汗,肺部呼吸音明显降低,心率快,心音低钝。例如,患儿会表现得非常烦躁,口唇、指甲等部位呈现青紫色,呼吸时胸廓运动不明显,呼吸音微弱,心率明显加快且心音听起来比较低沉。

  4. 4. Ⅳ 度:患儿渐显衰竭、昏睡状态,由于无力呼吸,三凹征可不明显,面色苍白发灰,肺部听诊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律不齐,心音钝、弱。如患儿精神萎靡,呼吸极度困难但三凹征可能不典型,面色苍白如纸,几乎听不到肺部的呼吸音,心跳节律不规整,心音微弱。

46 .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休息的护理要点。

答:

  1. 1. 急性期:起病 2 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例如,患儿水肿明显,眼睑、下肢水肿,血压升高,尿液呈洗肉水样,此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可在床上进行一些轻微的肢体活动,避免下床。

  2. 2. 血沉正常后:可恢复上学,但应避免体育活动。如患儿血沉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可让其返回学校,但要告知老师和家长,暂时不参加体育课、课间操等剧烈运动。

  3. 3. 尿沉渣细胞计数正常后:可恢复正常活动。当检查显示尿沉渣细胞计数正常,说明肾脏功能基本恢复,此时可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量和活动强度。

47 .简述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大特点。

答:

  1. 1. 部位:通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例如,患儿先感觉耳垂周围疼痛,随后可看到该部位逐渐肿胀,肿胀范围逐渐向耳前、耳后及下颌方向蔓延。

  2. 2. 形态:肿大的腮腺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压痛。比如,腮腺肿大的区域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皮肤表面光滑、紧绷,用手触摸时感觉像触摸有弹性的橡皮球,按压时患儿会有轻微疼痛。

  3. 3. 顺序:一般一侧腮腺肿胀后 1 - 4 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 75%。即先出现一侧腮腺肿大,经过几天时间,另一侧腮腺也开始肿大,大部分患儿最终会出现双侧腮腺肿大。

48 .简述停用呼吸机的指征。

答:

  1. 1. 患儿病情改善:原发病得到控制,如肺部感染明显好转,呼吸衰竭的病因基本去除。例如,肺炎患儿经过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咳嗽、咳痰症状减轻,血气分析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2. 2. 自主呼吸恢复良好:自主呼吸有力,呼吸频率、节律正常,潮气量足够。比如,患儿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条件下,逐渐减少呼吸机支持参数,患儿仍能维持良好的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在正常范围内,呼吸节律规整,每次呼吸的潮气量能满足机体需求。

  3. 3. 血气分析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₂)、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pH 值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如 PaO₂维持在 80 - 100mmHg,PaCO₂在 35 - 45mmHg,pH 值在 7.35 - 7.45 之间,且稳定一段时间。

  4. 4. 咳嗽反射恢复:患儿咳嗽有力,能自主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例如,患儿能够自主咳嗽,咳出的痰液量适中,颜色、性状正常,不需要借助吸痰等操作来清理呼吸道。

  5. 5. 循环稳定:心率、血压稳定,无心律失常等情况。如患儿心率在正常年龄对应的范围内,血压平稳,无明显波动,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心律失常表现。

  6. 6. 意识清楚或意识状态好转:患儿神志清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或意识障碍程度减轻,如昏迷患儿逐渐转为嗜睡、清醒等。

  7. 7. 营养状况良好:患儿能经口进食或肠内营养支持能满足机体需要,体重稳定或增加。比如,患儿能自主进食一定量的食物,或通过鼻饲等肠内营养方式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体重没有下降且有上升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9.答:

(1)该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

  1. 1) 脱水程度: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口唇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尿量减少,四肢稍凉等,可判断为中度脱水。

  2. 2) 脱水性质:患儿血钠 139mmol/L,在正常范围(130 - 150mmol/L)内,故为等渗性脱水。

(2)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1. 1) 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儿可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儿可喂米汤、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 2) 补充液体:根据脱水程度和性质,定量、定性、定速补液。该患儿为中度等渗性脱水,可先给予累积损失量,一般在 8 - 12 小时内补完,约为 50 - 100ml/kg;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在余下的 12 - 16 小时内均匀输入,约为 50ml/kg。液体种类可选用 1/2 张含钠液。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前囟及眼窝凹陷情况、尿量等,以评估补液效果,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3. 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预防红臀。对于骨隆突部位,可适当按摩,防止压疮发生。

  4. 4) 密切观察病情:

  • λ 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 λ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神志、反应等,判断脱水是否纠正。

  • λ 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量等,以及有无呕吐等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λ 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量、口服液量等,以便准确评估体液平衡情况。

  1. 50. 答:

  1. 1. 饮食管理指导:


  1. (1) 总原则: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需求、日常活动量等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维持血糖稳定。

  1. 2. 食物选择:

  1. (1)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 50% - 55%,应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豆类等,避免食用糖果、糕点、饮料等高糖食物。可将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到三餐及加餐中,以防止血糖波动过大。

  2. (2)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 15% - 20%,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 (3) 脂肪:占总热量的 25% - 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油炸食品等。

  4. (4) 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选择蔬菜、水果、全麦食品等,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稳定血糖,同时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5. (5) 水果: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1. 3. 餐次安排:

  1. (1) 一般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将每日所需热量分配到 5 - 6 餐,包括三餐正餐和 2 - 3 次加餐。这样可以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升高过快,同时又能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 (2) 加餐时间可安排在上午、下午和睡前,加餐食物可选择水果、酸奶、坚果等。

  1. 4. 饮食计算与分配:

  1. (1)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身高、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例如,12 岁儿童每日所需热量可按 1000 + 年龄 ×(70 - 100)kcal 计算,活动量大的患儿可适当增加热量摄入。

  2. (2) 将总热量按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分配到各餐中,制定具体的食谱。例如,早餐可包括牛奶、全麦面包、鸡蛋等;午餐可选择瘦肉、蔬菜、米饭等;晚餐可安排鱼类、蔬菜、粗粮等;加餐可食用水果、酸奶等。

  1. 5. 饮食教育与监测:

  1. (1) 向患儿及家长详细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指导他们学会计算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成分,掌握食物交换份的方法,以便灵活调整饮食。

  2. (2) 教会家长和患儿如何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计划。同时,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等,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营养状况,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优化饮食方案。

  3. (3) 鼓励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挑食、偏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武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