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预防医学(二)试卷

发布时间:2025-07-0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预防医学(二)试卷

(课程代码032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污染物铅进入机体后,最终以相对高浓度蓄积于(C )

A.心脏B.肝脏

C.骨骼D.神经

2.暴露石棉可使肺癌的危险度增加5倍,吸烟可使肺癌危险度增加12倍,而吸烟的石棉工人患

肺癌的危险度增加了55倍的原因是(B)

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

C.加强作用D.拮抗作用

3.具有致色素沉着作用的紫外线波长片段是(A)

A.UV-A B.UV-B

C.UV-CD.UV-F

4.-般情况下,为了儿童安全,儿科病房最好设在(B)

A.地下一层B.一层

C.任何一层D.顶层

5.根据医疗用品的卫生要求,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A )

A.≤20cfu/m3

B.≤30efu/m3

C.≤50cfu/m3

D.≤100cfu/m3

6.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B)

A.环境消毒B.健康教育

C.自我保健D.环境保护

7.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D )

A.I级B.II级

CⅢ级D.IV级

8.属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是(A)

A.鼠疫B.流行性感冒

C.地方性砷中毒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9.'下列危害最严重的尘肺病是(D)

A.混合型尘肺B.硅酸盐肺

C.炭尘肺D.矽肺

10.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应(C)

A.≥15°C B.>15°C

C.≥25°C D.>25°C

11.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最为常见的骨痛部位是(D)

A.手指B.上臂

C.膝关节D.腰背部

12.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的传染病是(D)

A.新冠肺炎B.肺结核

C.肝炎D.水痘

13.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是(B)

A.分析危险因素B.控制危险因素

C.确定危险因素D.获得危险因素

14.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重点对象是(A)

A.留置导尿管的病人B.静脉输液的病人

C.冠脉支架的病人D.吸毒的病人

15.社会病流行模式的主要特征是(A)

A.社会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B.社会病的发生类型在不同社会阶层相同

C.美国黑人的自杀率是白人的2倍D.中国自杀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16.疗效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统计资料类型是(C)

A.定量资料B.二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D.无序多分类资料

17.用于描述正态分布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C)

A.四分位数B.百分位数

C.算术均数D.几何均数

18.用于描述某医院医生职称分布的统计指标是(B)

A.率B.构成比

C.相对比D.定基比

19.推断3种疗法的有效率是否不同的分析方法是(D)

A.直接比较三个率

B.用标准化率比较

  1. C. 四格表的x2检验

D.行×列的x2检验

20.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分析性研究主要是(D)

A.揭示流行现象B.提供病因线索

C.提出病因假设D.检验病因假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大气化学污染对健康造成的间接危害作用包括(ABCD )

A.酸雨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D.气候变化

E.免疫功能下降

22.香烟烟气中的致癌物包括(ABCE)

A.砷B.镍

C.焦油D.尼古丁

E.多环芳烃

23.职业病诊断的依据包括(BCDE )

A.既往病史B.临床表现

C.职业接触史D.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E.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

24.尚未发生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三级预防包括(ABCE)

A.药物治疗B.饮食治疗

C.控制血糖D.患者对症治疗

E.血糖的自我监测

25.下列属于总体参数的统计指标有(ABD)

A.总体率B.总体均数

C.样本均数D.总体标准差

E.样本标准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我国提出的“(大卫生)”观,是以预防为主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27.根据人类活动的类型,将次生环境又分为(生活)环境和劳动环境。

28.医院的功能区域分为(医疗区)、行政后勤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

29.研究表明,随母亲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婴儿死亡率降低。

30.疾病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31.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但超过( 6)mg/d即引起氟中毒。

32.二重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

33.吸毒者一且出现精神依赖后,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34.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指标,可利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35.构成比常以(100%)为比例基数。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2分)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虛弱。

(1分) 

37.剂量-效应关系:指某化学物质的摄人量(1分)与其引起机体生物学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2分) 

38.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地质化学因素的特殊(1分)使某地区生活环境中的某种化学

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1分)而引发的一-类区域性疾病。(1分) 

39.外源性感染:在防治疾病过程中获得(1分)而引起的微生物感染。(2分) 

40.百分比条图:以矩形总长度表示事物的全部,(1分)将其分割成不同长度的段表示各构成

比的统计图。(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

答:①满足机体的需要。(1分) 

②摄人的营养素保持平衡。(1分) 

③食物对人体无害。(1分) 

④食物加工与烹调合理。(1分) 

⑤建立合理的用膳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1分) 

42.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原因的三个环节。

答:①致病菌污染食物。(2分) 

②食品的储存方式不当,导致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2分) 

③烹调加工不当。(1分) 

43.简述传染病垂直传播的含义和传播方式。

答:含义: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2分) 

方式:①经胎盘传播。(1分) 

②上行性传播。(1分) 

③分娩传播。(1分) 

44.疾病爆发应急调查的总结报告内容有哪些?

答:①调查过程。(1分) 

②调查内容和方法。(1分) 

③疾病爆发经过。(1分) 

④采取的措施与效果。(1分) 

⑤经验教训与结论。(1分) 

45.简述病因关联强度的意义及反应分类资料关联强度的指标。

答:意义: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程度。(1分) 

关联强度指标:①比值比OR;(2分) 

②相对风险度RR。(2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职业卫生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护理工作者运用职业卫生和护理等医学专业知识

技术和方法,有组织地从事职业人群健康促进、预防职业性危害,促进职业病病人健康等。

请论述护理工作者在职业卫生服务中的主要作用。

答:①协助公共卫生医师发现、了解、评估职业人群的共同职业健康问题,以确定职业卫生

护理需求。(2分) 

②以预防保健为主,医疗为辅,协助劳动者预防职业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有效地控

制职业病,给予相应的保健指导。(1分) 

③通过职业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卫生干预等健康促进方式普及职业卫生与保健知识,辅导

劳动者履行健康生活、工作行为,促进职业人群健康。(1分) 

④参与职业病及一般职业病损的紧急处理和追踪随访。(1分) 

⑤负责职业人群的预防接种及卫生保健的有关工作。(1分) 

⑥参与劳动者健康检查及体格检查等相关项目。(1分) 

⑦协助职业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的策划与实施。(1分) 

⑧提供职业健康咨询。(1分) 

⑨参与系统的、长期的相关职业卫生资料收集、整理研究,作为进行职业护理工作的凭据。

(1分) 

47.15名健康人凝血酶浓度(X)与凝血时间(Y)数据计算获得:相关系数r=-0.9265且P<0.05;

回归方程:Y=21.7739-6.9802X。请回答: 

(1)X和Y间的关联程度与相关方向。(4分)

答:相关系数接近-1且有统计学意义,关联程度强;(2分)相关方向是负相关。(2分) 

(2)-6.9802的意义是什么?(4分)

答:-6.9802是回归系数,(2分)当凝血酶浓度变化一个单位时凝血时间平均减少的估计值。

(2分) 

(3)当凝血酶浓度X=0.5时,凝血时间Y的预测值是多少?(2分)

答:当凝血酶浓度X=0.5时,凝血时间Y的预测值是18.2838。(2分)

荆楚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