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与我校联合承办的“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三期)”圆满结业。自8月7日启动以来,为期22天的培育以“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能力提升”为核心主题,通过系统课程、院士讲堂、产业实训、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为来自新疆的60余名“头雁”提供了一场集知识传授、实践操作与思维启迪于一体的高层次培育体验。
此次培育聚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解读农业强国目标与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为学员搭建起“政策理论+实务操作”的立体化学习框架。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恺教授以宏观视角切入,从政策层面剖析战略导向与发展机遇;经济管理学院项朝阳、施丹、何德华等多位专家则分别从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企业人才开发、产业发展计划制定等关键领域展开讲解,助力学员把握市场规律,系统性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与资源整合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本次培育突出科技赋能与法律风险防控两大维度,覆盖智慧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三产融合、财政支农项目申报等前沿议题。其中,企业管理咨询讲师关志坤为学员讲授“头雁”产业致富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相关内容,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向晶莹律师则聚焦农业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切实增强学员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8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亲临“院士讲堂”,作题为《耐盐碱油菜与饲料油菜》的专题报告。傅院士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耐盐碱油菜和饲料油菜在改良盐碱地、缓解饲料短缺、推动农牧循环等方面的多重功能与重大意义,为新疆农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路径参考。
资深专家授课
为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组织学员前往周黑鸭、新柳武集团、晓飞歌工厂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实地考察食品加工、电商运营、智能化生产线等关键环节。此外,学员还赴宜昌青林寺村、土老憨集团、屈姑农业等示范基地,深入观摩柑橘种植、加工及品牌建设全过程,强化对三产融合模式的直观认识。
现场教学
培育期间,还举办了跨省“头雁市集”“学员企业路演”、往届优秀学员“裕享讲堂”等特色活动,为“头雁”们提供了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多名“头雁”分享了在特色种植、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农业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带动计划,促进了“头雁”间经验交流。
特色活动
结业典礼上,学员们普遍表示收获满满,学员代表糟昊沅在发言中提到,通过本次“头雁”项目培育,他不仅进一步明确了自身产业发展方向,更在经营管理、科技应用、资源整合与风险防控等核心能力上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坚定了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的信心与决心。
本次线下集中培育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的重要举措,有效提升了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养与带动能力,为推进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乡村产业体系注入了崭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