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内气氛热烈非凡,一场连接天山南北与荆楚大地的交流盛会——“新·鄂企业路演”在此成功举办。作为学校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关键环节,此次路演宛如一座坚实的桥梁,为新疆班与湖北班的学员搭建起成功经验交流与深度分享的广阔平台。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研究员谢宗周,科技发展研究院张耀、贾浩洋作为指导专家亲临现场,为学员们传经送宝、指点迷津。
特色路演:搭建头雁交流新舞台
路演活动是华中农业大学教育培训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精心开发的头雁项目特色实践活动。它以头雁学员为核心,邀请学员通过精心制作的PPT进行汇报,全面且细致地阐述公司的概况、运营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困难。随后,各位指导老师依据汇报内容,与学员展开深入交流,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助力学员及其企业茁壮成长。这种独特的活动形式,不仅让学员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企业和项目,还能从专家和其他学员那里获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经验的互通。
精彩呈现:新鄂项目各展风采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专注,仿佛能感受到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碰撞。新疆的“头雁”们带来了极具地域特色与创新活力的项目,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百果沁心”项目深耕生鲜电商领域,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的运营模式,为新疆特色林果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婴标西梅果泥产品开发”项目则瞄准婴童食品市场,将新疆优质的西梅资源与婴童食品标准相结合,展现了新疆在特色林果业精深加工与市场拓展上的积极探索。
湖北的同仁们也不甘示弱,依托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分享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项目经验。“科技赋农”打造柑橘品牌,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了柑橘的品质和产量,打造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柑橘品牌;“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羊肚菌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羊肚菌产业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科技传承千年血桃”,将传统血桃种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传承了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血桃的经济价值;油茶产业项目则充分利用了湖北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发展油茶种植和加工,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项目充分彰显了科技赋能生态农业的显著成效,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台上路演精彩纷呈,台下思想交流碰撞。来自两地的“头雁”们围绕各自的实践经验、技术应用、市场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坦诚而热烈的交流。他们分享着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探讨着如何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专家指引:为头雁成长把脉定向
专家们依据各位头雁学员的汇报,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长远发展建议。谢宗周老师指出,在企业的运营与成长进程中,销售环节始终是核心,这是企业得以存活和发展的关键。他建议学员们要考虑从“提质增效”转向“节本增效”,可通过适当引入机械设备、改进农产品种植技术、提高采摘效率等举措,着重推进盈利项目的实施。这一建议犹如一盏明灯,为学员们指明了在成本控制和盈利提升方面的方向。
张耀老师则重点指出了各企业在技术环节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期望各企业能强化对接与合作,在确保正常运营的基础上提升科技投入,进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他表示学校将持续做好“头雁”学员培育工作,为学员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搭建交流平台。这一承诺让学员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支持和关怀,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贾浩洋老师建议学员积极对外寻求合作,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开拓销路。他鼓励学员们要勇于走出舒适区,与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携手共进:共绘乡村产业振兴新画卷
这场跨越地域的联合路演,为两地产业带头人搭建了一座互学互鉴、增进情谊的桥梁。大家共享发展智慧,共商振兴之道,在交流中加深了理解,在分享中凝聚了共识。新鄂两地的“头雁”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开拓者,携手并肩,共同描绘出东西部协作、携手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画卷。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这些“头雁”们将带着在路演活动中收获的知识和经验,回到自己的企业和项目中,带领团队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他们将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军人物,引领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华中农业大学也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头雁”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