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湖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郑丹凤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8月份集中学习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
会上,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7月23日党外人士座谈会精神、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第14期、15期《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精神;省委书记王忠林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省委推进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全省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相关会议精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共湖北省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 中共湖北省纪委办公厅关于相关典型问题的通报。
党委书记郑丹凤,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杰,党委副书记张海蛟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精神,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
郑丹凤《以扛牢守水护水政治责任 当好新时代忠诚“守井人”》为题进行交流。她指出,一年来,湖北医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树牢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持续深化“学习回信精神、当好忠诚卫士”主题教育实践,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推动人人践行,人人尽责,人人奉献。她强调,要强化责任担当,树牢守水护水信念;强化能力建设,提升守水护水本领;强化知行合一,汇聚守水护水合力。立足新起点,学校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回信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始终树牢守水护水信念,忠诚当好“守井人”,坚决守好“一库碧水”“一渠清水”。学校将坚持聚焦水源区“水—环境—健康”的核心链条,整合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生物、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力量,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科研攻关,以科技创新筑牢水质安全与健康屏障。主动融入水源区保护与发展大局,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在十堰市“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格局中主动谋篇布局,担当作为。学校将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勉励肯定、殷切期望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千钧责任,把守水护水一线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素质的“主战场”,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办学治校各方面和各环节,以绿色发展引领校园新风尚,以保水护水、绿色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学习贯彻的实际成果,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罗杰以《为守水护水提供坚实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为题进行交流。他指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护好一库碧水”是十堰人民肩头的重大政治责任,更是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国之大者”。作为地处水源区的高校,我们必须聚焦使命任务,发挥优势作用,为守水护水提供坚实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他强调,强化育人特色,构筑生态文明教育新模式;强化科技赋能,发展环境友好新质生产力;强化人才支撑,打造绿色发展人才蓄水池。新征程上,学校要持续构建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整合医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力量,不断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着力培养既有精湛医术、更有赤诚报国情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卓越担当精神的“健康中国”建设者与“美丽中国”守护者。学校将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坚定科研主攻方向,深入推进“61020”全链条攻关,持续完善“71020”创新体系,协同做好“水”的文章,加强水资源利用科研与研发,积极开发水产品,提升“中国好水”品牌价值,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党管人才,探索创设服务“水生态”的人才培养专区、人才发展“特区”,完善市场化用人机制,联合、吸引和聚集一批研发机构、科研项目和领军人才,切实把“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为守好绿水青山,建设美丽湖北汇聚磅礴力量。
张海蛟以《践行回信精神 谱写新时代志愿服务崭新篇章》为题进行交流。他指出,作为水源地高校,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将回信精神转化为志愿服务的育人实践,以党建为引领,将机制创新作为强劲动力,全力推动志愿服务向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迈进,守好北方人民的“大水缸”。他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志愿服务新格局;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志愿服务新模式;加强品牌塑造,激发志愿服务内驱力。下一步,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党委领导、多部门协同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校地协同、资源共享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推动形成守水护水志愿服务大格局。紧紧围绕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业务指导,引导师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到水源地居民健康监测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水质监测评估、环保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环保科普宣教等活动中来,使志愿服务不仅有社会温度,更有专业深度、教育契合度和实践颗粒度。讲好品牌故事,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守水护水类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品牌化发展。优化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着力打造更可持续、更有影响的守水护水品牌,让青春在守护“一泓清水”、建设美丽中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奋进之花!
郑丹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重温重要回信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对标省委决策部署,强化实干实为;抓好整改整治工作,强化常态长效。她强调,要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上来,引导广大干部群师生群众积极主动投身守水护水节水生动实践,扛牢生态保护责任。强化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深化汉江流域高校保水护水交流合作,组织科研工作者开展协同攻关,做好“水”文章。擦亮环保志愿服务品牌,讲好守水故事,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激发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坚定当好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忠诚卫士。要全面把握省委的系统部署,将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下大力气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前瞻布局人口健康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环境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强化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学校发展“含新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统筹兼顾,把集中整治与学习教育、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等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扛牢集中整治主体责任,集中力量破解顽瘴痼疾,着力抓好监督落实。坚决杜绝过关思想,推动学习教育认识再深化、措施再实化、责任再强化,推动全校学习教育取得更大实效,推进学习教育在师生层面可感可及,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会后,中心组成员还自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纪委副书记、党委工作部门和团委负责人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