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自考真题

发布时间:2025-04-17

20224月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美的本质问题是个伪命题的美学家是

A.黑格尔

B.杜威

C.维特根斯坦

D.马克思

答案:C

2,下列关于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先有审美关系才有审美活动

B.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

C.审美活动是通过审美关系而建构起来的

D.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关系

答案:B

3.“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构成“霜叶”之美的物质因素是

A.线条

B.形状

C.色彩

D.音响

答案:C

4,马克思说:“像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就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于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这说明影响主体审美趣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个人所处的家庭条件

B.个人的职业选择

C.个人所处的社会条件

D.个人的天赋资质

答案:C

5,下列选项中与审美理想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自然天赋和资质

B.个人爱好和倾向

C.家庭背景和交往

D.人生修养和境界

答案:D

6、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

A.主观爱好和倾向

B.客观态度和立场

C.总的原则和尺度

D.人生理想与信仰

答案:A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审美形态划分标准的是

A.普适性

B.统摄性

C.历史性

D.正统性

答案:D

8.在西方美学史上,优美演化为与崇高并举的审美形态,这种现象发生在

A.中世纪

B.文艺复兴时期

C.近代

D.现代

答案:C

9.审美形态具有

A.贯通性

B.永恒性

C.一元性

D.主观性

答案:A

10.加缪的小说《局外人》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悲剧

B.喜剧

C.荒诞

D.崇高

答案:C

11.《丑的美学》一书的作者是

A.康德

B.恩格斯

C.李斯托威尔

D.罗森克兰兹

答案:D

12.“明月照积雪”“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

A.优美

B.婉约

C.中和

D.崇高

答案:D

13.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感知

B.想象

C.情感

D.理解

答案:A

 

 

14.夏夫兹博里认为审辨美丑的能力依赖于

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内在感官

D.外在感官

答案:C

15.屈原常以香草喻君子,这类现象被概括为

A.畅神

B.缘情

C.比兴

D.比德

答案:D

1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体现的联想类型是

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关系联想

D.创造联想

答案:B

17,审美感知体现了审美经验的

A.超越性

B.直观性

C.非功利性

D.功利性

答案:B

18.模仿说和表现说对艺术进行定义的角度是

A.艺术的本质

B.艺术的起源

C.艺术的功能

D.艺术的存在

答案:A

19.意象往往要借助于形式符号层的指示,才能在鉴赏者心中形成

A.感性的表象

B.明确的逻辑

C.实存的物象

D.纯粹的判断

答案:A

20,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

A.始终肯定人的主体因素

B.始终抓住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C.始终注重艺术的情感因素

D.始终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

答案:B

 

 

21,提出“诗意是表现心灵状态的”这一命题的理论家是

A.柏格森

B.克罗齐

C.叔本华

D.狄尔泰

答案:A

22,在感性形态上与对象相似的意象类型是

A.兴象

B.仿象

C.喻象

D.抽象

答案:B

23.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的理论家是

A.布隆博格

B.英伽登

C.汉斯力克

D.海德格尔

答案:B

24,艺术接受的核心是

A.意象的重建

B.意象的创造

C.内容的理解

D.形式的分析

答案:A

25,从历史上看,艺术天才是

A.不存在的

B.客观存在的

C.与先天条件无关的

D.与后天实践无关的

答案:B

26.王国维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为“四育”的著作是

A.《论教育之宗旨》

B.《人间词话》

C.《〈红楼梦〉评论》

D.《宋元戏曲史》

答案:A

27,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学者是

A.鲁迅

B.朱光潜

C.梁启超

D.蔡元培

答案:D

 

 

28,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席勒

D.苏格拉底

答案:A

29,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

A.“审美教育”的概念

B.“趣味教育”的概念

C.“人格教育”的概念

D.“寓教于乐”的原则

答案:D

30.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说明美育的特点是

A.诉诸感性

B.强制性

C.被动性

D.无目的性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审美理想集中反映了主体的

A.生理需要

B.艺术修养

C.审美趣味

D.人生修养

E.人生境界

答案:BCDE

32.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体现在

A.精神世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B.理想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C.超验世界对经验世界的超越

D.生活世界对艺术世界的超越

E.真实世界对虚拟世界的超越

答案:ABC

33.空间艺术主要包括

A.建筑

B.雕塑

C.绘画

D.音乐

E.文学

答案:ABC

34.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认为,审美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

A.天人关系的和谐

B.人际关系的和谐

C.国家关系的和谐

D.民族关系的和谐

E.阶级关系的和谐

答案:AB

35.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理解正确的有

A.悲剧具有净化作用

B.喜剧具有净化作用

C.净化与美育无关

D.净化是情感的陶冶

E.借助怜悯与恐惧可以使情感得以净化

答案:A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6.简述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基本内涵。

答案:(1)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批判地继承了西方传统的实践概念。

(2)马克思认为实践具有生成性,人类总体的实践造成了人向人诞生和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行程和整个人类的生活世界。

(3)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础的实践活动。

37.简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特征。

答案:(1)审美形态是历史生成的,许多审美形态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后才出现的。

(2)审美形态是在个体审美经验中生成的,并非一成不变的。

38,简述“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答案:(1)人生实践在近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美实践作为人生实践相应大变。

(2)现代美学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实世界中丑的一面在美学层面得以凸显。

(3)丑作为特殊审美形态,事实上已经在审美实践中占据了极大比例和极其重要的位置。

39.简述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

答案:(1)第一阶段是观,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2)第二阶段是品,指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经验,发挥想象力,充实、丰富和发展意象。

(3)第三阶段是悟,指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40,简述艺术意象的虚拟性。

答案:(1)虚拟性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

(2)艺术意象可以表现现实世界所没有的,甚至不可能有的东西,不必是符合实存的现实。

(3)艺术意象即使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也采取一种非现实的形态,意象的这种非现实性就是虚拟性。

41,简述审美教育的主要内涵。

答案:(1)审美教育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的价值意味。

(2)审美教育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

(3)审关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四、论述题:本题10分。

42.论述审美情感在审美经验中对于审美想象的作用。

答案:(1)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2)审美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3)审美情感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了明显的情感色彩。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

43.苏珊·朗格说:“当你在欣赏舞蹈的时候,你并不是在观看眼前的物质物一往四处奔跑的人、扭动的身体等;你看到的是几种相互作用着的力。正是凭借这些力,舞蹈才显得上举、前进、退缩或减弱……演员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出一个能够使我们真实看到的东西,而我们实际看到的却是一种虚的实体。”

试结合苏珊·朗格的这段话,分析说明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特征。

答案:

(1)任何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感性客体,但是,审美对象却并不直接地就等于这种感性客体。

(2)审美对象既不是一种物质实体,也不是一种精神实体。

(3)审美对象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