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完成全省2025年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第四期)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5-08-02

7月27-31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湖北工程学院承办的全省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第四期)在我校成功举办。学校党委副书记陈伟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来自全省117所高校的120余名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了集中研修。

本次研修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走深走实。

研修班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袁银传作《文化自信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专题报告,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深入阐释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使命担当,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文红玉教授以“如何上好一堂让学生满意的思政课”为题,进行示范教学,结合自身荣获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的丰富经验,从教材运用、教学方法、情感认同等维度,生动分享了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与实效性的策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乐波教授深入解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方向。全国优秀教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敏副教授主讲《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躬耕不辍”的师者风范诠释育人初心。专家们的授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帮助学员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增强了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自觉性。

研修班将课堂延伸至广阔天地,组织学员赴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宣化店中原突围纪念馆、王新亭将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员们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现场教学,在触摸历史痕迹、感悟英雄事迹中,深刻领悟“抗疫精神”“抗洪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伟大精神的时代内涵,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此外,学员们还考察了孝感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教学基地、孝感市博物馆、云梦县博物馆、云梦县黄香文化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等地,将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深化了对思政课教学内涵的理解,为将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以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奠定了基础。

研修班设置了多场专题小组研讨。学员们围绕“思政课教学中的难点堵点”、“三大精神”融入路径、数字化转型下的教学创新、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经验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武汉理工大学的“一课一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五亲模式”、武汉科技大学的42年红安行、晴川学院的行走课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编自导的思政剧......各校教师毫无保留地分享真知灼见。研讨既有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也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各组代表在大会交流环节汇报了研讨成果,分享了在思政课内容创新、方法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路径,探索了思政课“内容为王”与“形式创新”相统一的有效路径,深化了对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有效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

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考察、沉浸式体验、小组研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本次研修有效提升了学员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学员们普遍反映,研修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深化了理论认识,拓宽了教学视野,增强了讲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的信心与决心。研修期间,全体学员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学风投入学习,展现了思政课教师潜心研修、追求卓越的良好风貌。

此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是我校服务全省思政教育发展、积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活动不仅为全省思政课骨干教师搭建了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能力提升与经验互鉴,也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与高效组织能力,为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支撑。此文来自于湖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