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题(二)
一、单选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指的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意识的本质是( )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3.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D.事物的发展经量变过渡到质变
4.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
A.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它可以被人们直接感知
D.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征是( )
A.实践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创新性
6.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先进与落后的矛盾
7.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8.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由于( )
A.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生产力的水平
B.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的活动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0.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A.完全必然的
B.偶然的机遇
C.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
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11.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
A.实践论
B.反映论
C.矛盾论
D.先验论
12.(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A.鸦片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1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14.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分清敌人和朋友
B.认清中国国情
C.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D.建立工农联盟
15.近代中国革命以( )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6.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 )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8.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 )的基本路线。
A.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B.“三步走”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项基本原则”
19.( )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20.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22.2018年,( )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C.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A.国家的梦
B.人民的梦
C.民族的梦
D.世界的梦
24.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加速演进。
A.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B.政治全球化
C.世界多极化
D.世界单极化
2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 )。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26.( )是发展第一动力。
A.科技
B.人才
C.创新
D.党的领导
27.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
A.稳定的国内环境
B.自己的发展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和平的国际环境
28.( )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A.协商民主
B.统一战线
C.全过程人民民主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9.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关键在人,关键在( )。
A.效益
B.钱
C.思路
D.高质量发展
30.(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A. 生产
B.共同富裕
C.就业
D.生活水平
31.“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 ),“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A.目标和原则
B.前提和基础
C.方向和路径
D.结果和目标
32.坚持以( )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A.公平正义
B.集体安全
C.绿色发展
D.高质量发展
33.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 )为统领。
A.政治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34.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35.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 )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A.政治工作
B.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C.练兵备战
D.先进科技
二、简答题( 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6.简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37.简述如何坚持人民立场。
38.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什么?
39.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 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40.试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1.试论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三者的关系。
成考专升本政治模拟题答案(二)
一、单选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B
[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互相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
2.B
[解析]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仅有人脑还不能够产生意识。意识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离开了物质世界,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C
[解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A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但是,它并不排斥和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的意识所认识、所利用。
5.A
[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并把实践范畴看作自己哲学的基本范畴。科学的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关键和标志。强调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的哲学。
6.C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7.C
[解析]“下”因“上”而存在,“落后”因“先进”而存在,“错误”因“正确”而存在,这些本来是相互矛盾的双方,其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依据,生动地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故选C项。
8.C
[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突出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B
[解析]质变与量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认为,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0.D
[解析]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产生及其历史作业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11.B
[解析]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反映到认识论上,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12.D
[解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3.B
[解析]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14.B
[解析]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是认清中国国情。
15.C
[解析]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进入了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6.C
[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国营经济。
17.C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8.C
[解析]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B
[解析]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20.A
[解析]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21.B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
22.A
[解析]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23.B
[解析]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4.A
[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25.C
[解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6.C
[解析]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
27.B
[解析]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28.B
[解析]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29.C
[解析]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30.C
[解析]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31.B
[解析]“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32.A
[解析]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33.A
[解析]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34.C
[解析]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5.B
[解析]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二、简答题( 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7.(1)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2)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坚持人民立场,就要热爱人民、尊重人民、敬畏人民。
38.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9.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三、论述题( 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40.(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世界是有统一性的,即世界有一个共同的本原,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根源于物质,是物质或物质的产物、属性、功能和表现,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即统一性不是机械的、呆板的单一性,而是以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为前提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元论。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已经被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所证明:第一,天体科学的发展证明,各种天体与人类居住的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第二,生命科学的发展证明,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一样都是物质现象;第三,社会科学的发展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与自然界统一的基础也是物质;第四,哲学发展的成果,提供了科学的物质概念和以个别证明一般的辩证逻辑,使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得以彻底的证明。
41.(1)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抓住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最根本、最紧要、最现实的问题,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体现了坚持党的建军原则、人民军队根本职能特有政治优势的高度统一。
(2)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建设的首要,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前进道路上,必须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3)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根本价值所在。人民军队必须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4)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古往今来,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常胜之师。在长期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也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重要保证。
(5)建军治军抓住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三条,就抓住了要害,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